跌宕起伏的葡萄酒生涯
提姆·翰尼雖然是葡萄酒行業的頂級專家之一,但他卻有著曾經4年沒有沾過一滴葡萄酒的經歷。提姆·翰尼說:“這是我成功的秘訣。”
從一個酒店和餐館的葡萄酒顧問到如今,50多歲的翰尼肩負著讓越來越多的人熱愛葡萄酒的使命。與很多葡萄酒專家不同的是,他對葡萄酒相關研究理論并不是根據自己個人的口感而來,即使他是美國最早的世界葡萄酒大師之一。
他認為,西鳳酒招商,沒有誰的味覺是優于誰的,例如喜愛很多專家所不推崇的白仙粉黛本身并沒有什么過錯,傳統的品酒筆記對消費者找到他們喜愛的葡萄酒并沒有多大用處。相反,他開發了自己的一套品酒系統來幫助消費者選酒。
翰尼特立獨行的方法改變了很多美國人喝酒的方式。翰尼的研究成果被葡萄酒界運用最廣泛的是他的“Progressive Wine List”(一個循序漸進式的酒單),將酒從口味清淡到濃郁進行分類,而不是將波爾多盧瓦河谷和托斯卡納的布魯耐羅類似地分組列在一起。
據美國康涅狄格州的葡萄酒市場研究公司Winemetrics估計,大約30%的休閑和高檔的連鎖店,包括Olive Garden和Ruths Chris Steak House,都運用 “progressive wine list”。另外,約4%的高級餐廳,其中包括紐約的Nobu餐廳也是如此。
雖然年少時的翰尼是拿著C級學分的差生,但是他總能被美食和烹飪類以及葡萄酒的節目深深吸引。20歲時,他選擇了從南佛羅里達大學輟學,接下來的五年一直輾轉于南佛羅里達接受各種各樣的烹飪培訓。
翰尼的青年時期可以用無止境地學習葡萄酒和美食,以及無休止地喝葡萄酒來形容。但他說,“我從來不認為自己是酒鬼。”1977年,翰尼陷入婚姻和財政危機以及酗酒擾事等困局。
1988年,翰尼協助納帕谷知名的貝靈哲莊園打入美國的餐飲酒店業。憑借多年積累的行業經驗,1990年,翰尼參加了葡萄酒大師的考試,西鳳酒招商,并和美國的Joel Butler一起成為“世界葡萄酒大師”。1993年底,翰尼發覺酒精對自己的困擾愈發嚴重,因此在加州接受了一個月的康復治療。“我可能不留在這個行業了。”翰尼說,但最終他還是選擇留了下來。
不喝酒逼迫著翰尼重新考慮他研究葡萄酒的方法,他在尋找為什么不同的人喜歡不同的葡萄酒的更好解釋。于是,他向加州戴維斯分校以及其他機構的科學家們請教,他開始相信有些人喜歡口味清淡的甜酒,而有些人喜歡更濃郁、高酒精度的葡萄酒,這取決于如味蕾的數量等因素,而不能說愛喝白仙粉黛的人口感層次就比較差。
以上文章均來源互聯網,著作權歸作者本人所有,如有冒犯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