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鳳酒1952報道】2011年是中國酒業發展史上的一個高峰時期,酒交所恰恰也是在這一時期出現的,給中國酒業帶來了一種新的交易模式。
如今,一年多時間過去了,酒交所在業內外看來依然有一些神秘:酒交所是在什么背景下出現的?如何運營?又能給中國酒業帶來什么樣的改變?
帶著一系列疑問,《華夏酒報》記者通過對國內幾家有代表性的酒類交易平臺的觀察和訪問,試圖掀起酒交所的“蓋頭”來。
“新生兒”酒交所
3月8日,在一場由四川聯合酒類交易所(以下簡稱“四川酒交所”)主辦的某品牌葡萄酒上市品鑒會上,該交易所副總裁鄧國強興奮地在現場宣布,四川酒交所已于今年1月份獲得了國家的正式批準。
與鄧國強所說的“國家正式批準”相對應的是,中國證監會官網在1月9日發布了一則通告稱,繼首批八。▍^、市)交易所清理整頓工作于2012年11月通過聯席會議檢查驗收后,包括四川、青島等地在內的第二批八。ㄊ校┮餐ㄟ^了驗收。四川省內被納入本次清理整頓范圍的35家交易場所中,四川酒交所等11家交易場所順利通過驗收,它也成為率先拿到“準生證”的酒交所之一。
目前,通過聯席會議驗收的省(區、市)已達16個,接近全國36。▍^、市)半數。證監會也對外表示,清理整頓交易場所工作基本完成。不過,在四川酒交所執行總裁禹劍看來,似乎一切還只是剛剛開始。“從交易所這個特殊業態的發展軌跡來看,整個交易所行業在中國也才20多年的歷史,而酒交所更是處在一個非常初期的階段,是一個新興的事物。”他說。
或許正是因為“新”,酒交所在中國市場上方興未艾的同時,也遭遇著成長的煩惱。人們對它充滿了好奇和疑問,盡管這個“新生兒”在中國誕生已有一年半左右的時間,但至今它仍然顯得神秘而遙遠。
以上文章均來源互聯網,著作權歸作者本人所有,如有冒犯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