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鳳酒1952報道】品牌買斷,包括長期買斷、短期租賃、品牌變相買斷(品牌合作)等,操作中往往深具“中國特色”,但它不是近幾年才興起的牟利工具。品牌買斷最流行時期,是80年代初;那時,幾乎所有“有威望的機構”都參與了“賣品牌”。如電視臺把某些時段承包給廣告公司搞“排名榜”之類的活動;醫院把冰箱彩電都寫入“處方”;某些職能部門賣“國優、部優、省優”或批文、鑒定證書。只不過,有些“行業”的品牌買斷已被禁止,有些行業的“品牌買斷”還沒引起足夠的關注。
永久、鳳凰、五星等工業企業也搞“聯營企業”收“品牌使用費”。許多名牌大學在異地設立了多如牛毛的“MBA培訓中心”等時髦機構,許多醫藥公司取得某項只有醫藥公司才能取得的藥品批發經營認證后再轉讓,如果仔細審查,我們將不難發現,其中的許多,實際上不是這些名牌大學、國營醫藥公司自己在運作,而僅僅是“品牌買斷”。
酒水行業的參與者,更關注的是酒水行業的品牌買斷是怎樣發展的?讓我們拭目以待。
一、 品牌買斷運營的起源與發展
從國家宏觀經濟發展和經銷商單元個體利益獲得兩個方面參照說明,才能把品牌買斷運營發展的過去、現在與將來展現的具有立體感,更加詳盡和具有現實意義。
在國家宏觀經濟發展方面,品牌買斷運營的出現,是中國改革開放后白酒行業真正進入市場化運行的一個里程碑標志。
1978年以后中國開始試探著接受市場化經濟,1994年以后才算步入較為嫻熟的市場經濟。雖然早在1992年就有人提出過品牌買斷運營的構想,但由于當時的市場經濟正處于摸索中的“被釋放的精靈”(財經作家吳曉波在他的著作《激蕩三十年》中將1984年-1992年的中國經濟稱作被釋放的精靈)階段,這種構想沒能立即實現。此構想作為一種新思路并與其開拓者一起,在黎明前的黑暗中靜靜的尋找曙光。伴隨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曙光不期而至,他的名字——1994、五糧液。
提到白酒行業的品牌買斷運營,話題定不能撇開一個名字——五糧液。20世紀最后兩個十年里,五糧液在市場上的表現異常閃亮,銷售額增長了1000多倍,一個中型酒廠急速飆升,成為中國白酒大王。五糧液的超高速擴張,在于其順應了營銷決定白酒出路的時代特質,并較早的持續的運行了獨到的品牌策略——白酒業OEM模式(即品牌買斷運營模式)。這種OEM不是輸出品牌,讓其他廠商為自己加工生產,而是利用自己過剩的生產能力與強大的品牌號召力,為其他品牌加工生產相關產品,并以五糧液為托權人為質量提供擔保。五糧液品牌“買斷運營”始于1994年,福建省邵武糖酒副食品公司與五糧液合作開發了五糧醇——五糧液旗下第一個買斷品牌,并買斷“五糧醇”品牌全國總經銷權,成為五糧液第一個品牌買斷運營商,也是白酒經銷史上的“買斷第一人”。
在經銷商單元個體利益獲得方面,幫助廠家在通路分銷產品時,經銷商羨慕廠家賺錢多,認為做區域經銷商,做得多好,都是為他人養“兒子”做“嫁衣”。因為品牌是廠家的,主動權與經營權掌握在廠家手里。于是一些有實力和資源的經銷商,開始向酒廠買斷品牌,打造屬于自己的產品,養自己的“兒子”做自己的“嫁衣”。另一種情況,部分具有超前眼光和經營思路的經銷商為了快速擴張,完成市場布局,需要在廣闊的區域取得具有渠道號召力的名牌產品作為開路先鋒與賺錢利器。獲得廣闊范圍的代理權利以及靈活運行該權利的需求,也直接導致了品牌買斷運營的誕生。
歡迎關注西鳳酒1952官方微信號:“xfj1952”,掃碼加關注即免費送30元優惠卷
上一篇:【西鳳酒1952】數百位專家云集瀘州 共商白酒勾調技術新趨勢
下一篇:【西鳳酒1952】2013有備而來——白酒行業之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