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鳳酒1952報道】現在市場上的白酒,可謂五花八門,林林總總。什么樣的都有。作為一個消費者,如果你到市場上去買酒,各種琳瑯滿目的商品,令你眼花繚亂,應接不暇,不知買什么好。如果你對白酒的知識比較欠缺,那你往往會感到無所適從。
現在市場上的白酒,大致分為以下幾種情況:一種是用食用酒精勾兌的白酒,這種白酒成本低,一斤酒精大概可勾兌三斤白酒。售價已較低,一瓶十多元到幾十元不等。這種白酒一般都是人為的添加香味成份,如加已酸乙酯勾兌而成。如勾兌得好,口感已不錯,要專業人士才能喝出和純糧白酒的區別。不過這種酒喝多了還是有些上頭,而且易醉。上頭,易醉的原因往往是甲醇等物質超標所致。但如果各項理化指標達標,對人體的健康已沒有什么危害。這種低廉的價格白酒,對低收入人群還是有一定的吸引力,在農村甚至城市的酒席上,還是屢見不鮮的。實際上,前些年很多大酒廠已采用食用酒精勾兌名酒,但消費者并不買賬,結果可想而知,幾十年的老品牌毀于一旦。記得是2000年,由于報紙上很多專家都公開宣傳,用食用酒精勾兌的酒對人體無害,可以放心的喝,結果在那一年市場流行喝酒精勾兌的酒,酒精廠生意異常火暴。不過好景不長,只紅火了一年就偃旗息鼓了。
而對于其它香型白酒,如果是純糧制作,精心釀制的,已有很多質量上乘的品牌,但由于在生產工藝上,多數采用的常溫發酵,幾千種微生物參加反應。在有益微生物參加反應的同時,一些有害細菌已乘機而入。關于這一點,學過微生物學,對細菌生活習性了解的人都知道,對微生物來說,不管是有益還是有害的微生物,在合適的溫度,濕度下,有水,有有機物,空氣(厭氧菌不需要空氣)都能生存。幾千種微生物參加反應,誰又能說得清酒醅里面有多少有害微生物混入其中。
對于醬香白酒來說,它的工藝就要科學、合理得多,當然這和當地的氣候有很大關系。當地的酒廠采用高溫制曲,高溫堆積,高溫發酵,高溫蒸餾,制曲溫度有時達70度,如果說用這個溫度,絕大多數細菌都被消滅了。在細菌學上,常用的巴氏滅菌法就是在60度的溫度重復幾次。用70度的高溫生產出來的白酒,單從這一點上就是對人的健康有益的。
對于其它香型的白酒來說,如果在工藝上加已改進,是不是要好得多呢?當然,這需要專家進一步的分析、研究、論證。當然,對于醬香白酒而言,已有用酒精勾兌的,已有次品,只是消費者要注意識別真假而已。
以上文章均來源互聯網,著作權歸作者本人所有,如有冒犯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