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鳳酒1952報道】中國正在舉杯慶祝新一屆領導人的上臺,不過這一次卻見不到高檔白酒的身影。
2013年2月份,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Kweichow Moutai Co.CN:600519+3.75%)和宜賓五糧液股份有限公司(Wuliangye Yibin Co.CN:000858+1.50%)因與經銷商達成并實施了白酒銷售價格的縱向壟斷協議而被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簡稱:發改委)處以共計人民幣4.49億元(合7140萬美元)的罰款。
這筆罰款相當于兩家公司收入的1%左右,因此金額并不算大。但發改委的決定也意味著經銷商可自主設定白酒的售價。如果以往售價在300美元以上的白酒降低了售價,可能導致酒企利潤率下降,并且不利于這些高檔白酒品牌的形象。
事實上,日子不好過的將不光是白酒生產企業。眾達律師事務所(Jones Day)處理反壟斷案件的律師Sebastien Evrard表示,在發改委下發處罰令之前,企業為經銷商確定零售價一直屬于法律灰色地帶。通過經銷商在中國銷售產品的奢侈消費品與汽車生產商將必須要按照新規則行事,一些奢侈品的零售價可能下滑。
新一屆中國領導人已經承諾將嚴厲打擊腐敗和“三公”浪費現象,而這兩者正是支撐奢侈品銷售的部分動力。據周二公布的預算報告稱,中國政府將加強公車管理,進一步清理規范慶典、研討會、論壇等活動。
從政府提倡厲行節約的角度來看,上述這些似乎都是好消息。不過,對于那些在政府鋪張浪費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企業來說,他們恐怕要勒緊褲帶過日子了。如果北京堅持打擊價格壟斷和浪費的立場不變,其他奢侈品公司或許就得借酒澆愁了。
以上文章均來源互聯網,著作權歸作者本人所有,如有冒犯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