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鳳酒1952】哇,這么多人!”彭智輔昨天在專訪室剛一落座,就被眾多媒體記者的“長槍短炮”嚇到了,顯得有些忐忑。不過,見慣大場面的他,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還是對答如流。彭智輔指出,當前白酒行業遭遇“寒冬”,應當調整戰略,緊抓“80后”、“90后”市場,多開發低度酒和中低端酒。彭智輔同時表示,希望大陸白酒能夠“走出去”,他希望能搶先去臺灣賣五糧液。
白酒庫存壓力確實大。去年四季度以來,陜西西鳳酒,國內高端白酒產業遭遇多重打擊,包括經濟放緩需求不足、三公消費禁酒令和塑化劑事件,銷售走向平淡。五糧液更是面臨巨大庫存壓力與價格倒掛。據稱,有的經銷商甚至不愿提貨。對此,彭智輔坦言,跟往年相比,今年的庫存壓力確實比較大,但這是行業普遍情況。“其實我們在國內行業中還算好的。”但他拒絕透露庫存的具體情況。
彭智輔稱,盡管遭遇行業“寒冬”,公司業績并不是外界看的全是“一團糟”。“去年,五糧液集團的白酒銷售總額達到600多億元,是全國所有白酒企業中最高的。第二名的年銷售額僅300多億元。”他說。
談應對。白酒應該“去標簽化”。面對錯綜復雜的市場,眼下深陷泥沼的白酒行業該如何突圍?
彭智輔坦言,“壓力的確不小”。一方面,當前新興的“80后”、“90后”群體,主動消費烈性白酒的人越來越少。另一方面,一直以來白酒被貼上了不少“負面標簽”,西鳳酒 ,如斗酒、豪飲、濫飲等,尤其是酒后駕車、塑化劑風波等,都給白酒行業帶來了很不好的影響。“我認為,應該給白酒去標簽化,讓這些年輕消費者重新認識白酒和消費白酒。”彭智輔說,為此,五糧液專門推出了多款低度白酒和中低端酒,希望能適應市場變化。
談夢想。想到臺灣賣大陸白酒。彭智輔說,當前,西鳳酒團購,中國白酒企業過多,有幾萬家酒廠,白酒品牌也很多,而且特別分散,集中度不高,這會制約中國白酒行業的健康發展。
“未來若要健康發展,去除惡性競爭,就必須減少品牌的數量。”彭智輔說,這個過程只能靠收購兼并,靠資本來運作。彭智輔希望大陸白酒能“走出去”。他表示,希望能搶先到臺灣去賣五糧液。“兩岸民眾同屬中華民族,臺灣人很能接受大陸的白酒,金門高粱在內地的銷售也很火,期待在不久的將來,能看到大陸的白酒在臺灣銷售。”彭智輔說,“希望五糧液是第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