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鳳酒1952報道】是一場保衛戰還只是一場作秀?北京商報記者近期調查發現,包括茅臺和五糧液在內的國內多家白酒企業開始宣傳為白酒產品建立電子溯源系統,進行電子打假。業內表示,從技術層面來講,通過電子溯源實現打假的難度非常大,而且當下市場已經不再是供不應求的局面,企業此舉無外乎是為了證明自己依然有實力而已。
酒企建立電子溯源系統可追溯到2010年,當時商務部召開酒類流通隨附單電子化工作座談會,要求按照“政府統一規劃,地方積極推動,企業自愿參與”的原則,在繼續推動酒類流通溯源隨附單制度的基礎上,西鳳酒招商,在有條件的地區著力推進酒類流通溯源體系建設。“各級商務主管部門要對進入溯源平臺的酒類商品進行編碼與跟蹤追溯,實現從酒類生產-批發-零售-消費全過程的溯源管理。”
在商務部政策影響下,五糧液從今年2010年1月起,在出廠的部分產品上使用了RFID防偽技術,RFID即射頻識別,俗稱電子標簽,可以用查詢機或手機掃描二維碼加以識別。但這種給產品標配“電子身份證”的做法一直未能被普及,由于了解的少,消費者無法依靠這種方法進行徹底維權。
不過,令人納悶的是,近來白酒企業卻突然爭相進入該領域,先是茅臺大手筆斥巨資建立電子溯源系統打假,隨后,酒類經銷商國藏酒莊也在前不久開始著手建立電子溯源系統。
而商務部試圖覆蓋酒企電子防偽的愿景能否實現,目前看來還有一定難度。“由于產品銷售面比較小,而且產品影響力有限,市面上還不可能有仿冒他們的假酒,所以暫時不需要做 電子身份證 。”一些品牌知名度不高的酒企負責人表示。
“治標不治本,這只是為了證明自己做得強大罷了。”對于酒企建立電子溯源系統,白酒營銷專家楊承平表示,給每瓶酒建立一張“電子身份證”,只是技術層面上的一個進步。相關部門必須加大監管力度,讓“電子身份證”真正發揮其作用。同時,在不斷改進監管手段和方法的同時,也要不斷完善酒類流通管理法律法規,這才是預防和打擊假酒的最行之有效的辦法。此外,仍然要加強行業自律,培育酒類企業誠信經營。
以上文章均來源互聯網,著作權歸作者本人所有,西鳳酒代理 ,如有冒犯請聯系刪除
招商電話:137-2076-7752

西鳳酒1952銅尊典藏

西鳳酒1952標準版

西鳳酒1952金尊20年

西鳳酒1952金獎50年

幸福52西鳳酒

52度西鳳酒1952
歡迎關注西鳳酒1952官方微信號:“xfj1952”,掃碼加關注即免費送30元優惠卷
上一篇:
【西鳳酒1952】白酒“致青春”
下一篇:
【西鳳酒1952】高端白酒“三三四”成長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