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化、高檔化,品質是建立白酒品牌基本的要求和門檻,少而精是未來消費的趨勢。集中化,白酒的市場逐漸向少數的具有清晰的品牌戰略,作為世界五大蒸餾酒中的中國白酒,并作為東方文化的代表,中國白酒在世界范圍內同樣具有深厚的認知資源,這種認知資源將隨著東方文化的崛起以及中國文化的影響力不斷加強而受到喚醒并發揮出強大的力量。
然而,自2012年初到2013年中國白酒行業受制于塑化劑事件、三公消費從緊等因素影響,白酒行業在經過十年的高速發展之后,面臨轉型調整。高端白酒企業放棄控量保價,大力發展中低端產品搶占市場,將使二三線白酒壓力激增,行業主戰場將下移至100-500元產品線,定位新的消費群體。行業中長期的投資價值仍在,但短期應對行業保持謹慎態度。
“2012年,中國酒業告別了高增長階段,可以稱之為是個拐點。”盛初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朝成預測,1000元以上超高端市場將大幅放緩,100~300元中高端繼續快速增長,300~600元次高端仍能較快增長,結構性分化將加劇。“超高端市場連續漲價能力將被削弱,群體性漲價將難以出現,短期業績釋放無法改變長期變緩的趨勢;大多數企業將開始調整戰略,中高端和次高端成為未來競爭的主戰場。”
根據白酒行業的驟然變化,使白酒行業的決策者面臨方向性選擇,也給從事白酒咨詢管理公司提供了機會和挑戰。本文將從四川白酒二線產品的挑戰以及石家莊白酒市場調查兩個方面著手,對中國白酒業做些膚淺的解剖和分析。
川酒的藍海在哪里
“四川人會造酒,安徽人會賣酒”這是一句在中國白酒業界頗為盛傳的流行語。從某種程度上講,其實這是對近幾年來,以口子窖、高爐家為代表的徽酒二線品牌馳騁中國白酒市場的肯定。
獨特的地理環境與氣候催生了四川悠久的釀酒歷史、精湛的釀酒技藝和豐富的釀酒文化,因而自古出美酒。
四川是全國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不僅產量高,而且品種齊全,釀酒工藝所用的一切原、輔料四川農業無一不能提供,為四川白酒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好酒自然離不開好水,四川地處盆地,河川縱橫,水系豐富。以四川“六朵金花”為首的名酒生產企業個個依山傍水,基本都有名泉在其附近。這些泉水水體晶瑩、無雜質、硬度低、酸度適中、清冽甘醇,含多種微量元素,是釀酒的最佳用水。
白酒的釀造離不開微生物的作用,四川屬亞熱帶溫濕氣候,東、西部年平均氣溫17至20℃之間,年降水量1200mm。在全國具有一定的獨特性,為釀酒微生物的生長提供了絕佳的環境,不但種類眾多,而且繁殖迅速,這也是四川出好酒的重要保證。
《川商主筆》張鏡認為:川酒這些年來的長足發展,得益于“六朵金花”這幾個全國性品牌,但是目前面臨的一個困境是區域強勢性品牌即二線名酒相對缺乏。據四川省食品工業協會釀酒協會統計的數據顯示,西鳳酒代理 ,2007年我省規模以上184家白酒企業,產品銷售收入大約459.85億元,同比增長32.81%。由此,我們可以得知,四川白酒除6朵金花以外的178家規模白酒企業的銷售收入竟只有92.04億元,平均每家的銷售收入只有5170萬元,可見四川二線白酒品牌的實力是多么弱。
以上文章均來源互聯網,著作權歸作者本人所有,如有冒犯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