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夫山泉為何采用“地標”——目前山泉水、礦物質水都沒有自己的國標,這屬于清理、統一國標前的“過渡”現象。根據規定,國標、地標、行標和企標都是合法的產品標準,可以標示在標簽上。
各標準為何寬嚴互見——浙江地標于2006年1月實施,早于自來水國標(2007年7月實施)。而由于各地天然水的水源、加工工藝有差異,不應該簡單比對。
包裝水新國標怎樣改——新“大一統”標準2年前就低調征求過行業意見,擬將3個強制性國標修改并綜合整理,把除礦泉水外的包裝飲用水類都納入到新標準里。
農夫山泉董事長和京華時報微博記者前天在發布會上正面PK,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事實上,這場水企和媒體間表面“熱鬧”的爭論,已反映出飲用水行業向來存在標準系統不統一的“積弊”。根據國家衛生與計劃生育委員會3日的說法,其正在加緊對多個相關標準進行清理并將公布新的包裝飲用水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昨日,本報記者獨家獲悉,早前這份劍指“大一統”的新國標已在業內征求意見,但出臺時間難料。
焦點一:
農夫山泉“地標”咋回事?
“農夫山泉的標準不會改,這是法律賦予我們的標簽權利。”在上述發布會中,農夫山泉董事長鐘睒睒曾明確地說,農夫山泉標簽上的浙江省地方標準《瓶裝飲用天然水》(DB33/383)是其執行標準的一部分,各種地標、國標共同監管著企業。
據記者梳理,目前我國包裝飲用水國標包括《瓶(桶)裝飲用水衛生標準》(GB19298)、《瓶(桶)裝飲用純凈水衛生標準》(GB17324)、《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它們都需符合俗稱自來水國標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的規定。
此外,我國還有礦泉水的國標,西鳳酒招商,但沒有山泉水和礦物質水的國標,恰恰后兩者的典型廠商康師傅、農夫山泉在2012年我國包裝飲用水市場上名列前兩位,份額分別達到22.6%、21.8%。
“因為目前山泉水、礦物質水都沒有自己的國標,地方標準、企業標準也是允許的。這屬于清理、統一國標前的‘過渡’現象。”一位廣東本地水企人士對本報記者如是說。根據規定,國標、地標、行標和企標都是合法的產品標準,可以標示在標簽上。
那俗稱“自來水國標”的標準沒出現在飲用水的標簽上,是否意味著產品有問題?標準主管部門衛計委給出的答復是,企業生產經營包裝飲用水應當確保原料用水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產品符合相應包裝飲用水國家標準,因此,瓶裝水產品標準無需再重復規定原料用水安全要求(即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的相關指標。
焦點二:
各標準為何寬嚴互見?
事實上農夫山泉早期的產品,標簽上寫的是企標,改為執行浙江地標是最近幾年的事情。《京華時報》等媒體的報道曾質疑,浙江地標鎘、砷等上限寬松于生活飲用水國標一倍以上。
記者比對了兩者的文本,確實發現不統一之處。例如,在浙江天然水地標中鎘、砷的限值分別是0.01、0.05(毫克/升),而在自來水的國標里它們卻分別為0.005、0.01(毫克/升)。不過,浙江標準也有“嚴”的地方,這主要體現在菌落總數、鉛的限值上。
為何會存在這種差異?從時間看,現行國標原來比浙江地標還“年輕”。例如,浙江地標是在2006年1月實施的,而自來水國標是在2007年7月實施的。農夫山泉解釋,對于不一致的地方企業是從嚴執行,而浙江地標是目前“行政級別最高的”同類標準,標簽逐步改為地標是為了“統一產品的技術標準”。
以上文章均來源互聯網,著作權歸作者本人所有,如有冒犯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