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酒業產業發展已面臨諸多新形勢、新變化,為通過針對性強的法律法規有力促進酒類產業健康有序發展,在今年的全省“兩會”上,我市代表團向省人大提交了關于修訂《四川省酒類管理條例》的議案,順利促成《四川省酒類管理條例》納入省人大常委2013年立法計劃。
彭渝在講話中指出,《四川省酒類管理條例(修訂)》調研第一站來到宜賓足以說明宜賓在四川酒類行業的重要地位。彭渝說,調研工作將按照科學立法、開門立法的原則,深入基層,廣泛調研,如實反映酒類行業發展的新變化、新需求,為修訂工作做足、做好準備工作。
匯報中,徐進從我市酒類產業發展規劃編制和實施情況,酒類品牌知識產權保護和假冒偽劣產品打擊情況,現行酒類生產流通許可證制度的主要問題和改革建議,西鳳酒招商,酒類產品生產和流通在食品安全上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困難、我市品牌酒和原酒生產流通狀況等五個方面,就立法修訂提出多條針對性強的建議和意見。
徐進說,受國家對白酒“限制性”產業政策的影響,宜賓酒類產業發展規劃編制和實施都受到了限制,建議省上在立法過程中,能從“發展特色優勢產業”的角度出發,切實加大對白酒產業發展的保護和扶持力度;就酒類品牌知識產權保護和假冒偽劣產品打擊中遇到的地方保護、質量檢測標準和技術滯后、現代科技制造假冒等問題,建議明確白酒產品檢測標準,加大違法成本;就《工業生產許可證》在經營范圍上的規定限制了酒企轉型升級問題,建議制定相關政策,鼓勵原酒生產企業生產瓶裝酒,支持白酒產業加快轉型升級;就標準化生產差異大、流通環節存在溯源體系不夠完整的問題,建議在生產和流通兩方面立法保障酒類食品安全;就品牌酒、原酒(散酒)和貼牌酒“三條腿”走路的白酒生產經營格局,建議將品牌酒與原酒生產流通分別管理,重在品牌酒管理,管理制度設計重在品牌保護,促進名優白酒產業健康有序發展等。
陸振華在座談會上說,對于宜賓而言,白酒產業發展是特色優勢產業,也是富民增收的重點產業。當前,酒業生產和流通中確實存在散、亂、危等多重問題,立法保護酒類產業發展十分必要。就立法修訂,陸振華提出八點建議:科學規劃全省白酒產業布局;統一白酒生產標準;搞好白酒生產和流通關鍵環節的把關;解決好小酒廠生產的安全隱患;明確白酒地理標識的保護舉措;對名優酒要有明確保護舉措;大力發展白酒循環經濟;明確重處重罰的思路,出臺有關處罰條款。
座談會上,五糧液集團、高洲酒業、敘府酒業、紅樓夢酒業等12家酒業負責人,市經信委、市質監局、市環保局等多個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圍繞《四川省酒類管理條例(修訂)》踴躍發言。加大假冒酒違法成本、加大品牌酒的保護力度、提高白酒業生產準入標準、明確白酒產品檢測標準等內容成為關鍵詞、高頻詞。
市委常委、副市長杜紫平,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范崇寧、黃洪浪,市政協副主席王力平參加座談會。
以上文章均來源互聯網,著作權歸作者本人所有,如有冒犯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