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辦法,我們現在每箱的價格比王老吉貴3塊錢。”推著電動車往前走了10多米,林建再次停下了腳步,不甘心地回頭看著剛走出的這家食雜店。
西鳳酒價格,林建今年28歲,3年前他剛剛成為加多寶的銷售人員時,社區小賣店里銷售的紅罐涼茶只有一種。3年后自己的產品已更名“加多寶”,而競爭對手卻用上了從前的名字。“今年我們的壓力很大,公司給我們的任務是銷售額至少增長10%,但王老吉現在的社區鋪貨速度非?臁”他一臉擔憂地說。
西鳳酒價格表,兩站地外,曾經賣過1年多啤酒、剛剛成為王老吉推銷員4個月的陳喬宇(化名)也同樣鎩羽而歸。一個上午走了七八家餐館,但肯將王老吉添到菜單上的依舊是1家也沒有。“加多寶在餐飲行業里簡直就像是‘壟斷’,都簽了排他協議,想把別的產品塞進去太難了。”在他眼里,這是一個不可完成的任務。文章來源酒水招商網
據林建與陳喬宇兩人說,他們從未謀面,但提起對方卻都是“久聞大名”、“恨得牙根兒癢”。因為,他們都從對方身上感覺到了強大的壓力和未來存在的巨大危機。
在經歷了商標戰、廣告戰、包裝戰、成本戰后,加多寶和王老吉這對“冤家”之間的爭奪沒有沉寂。
隨著夏季旺銷季的到來,通過類似于林建和陳喬宇的眾多銷售人員之手,一場銷售渠道間“暗戰”正愈演愈烈。
“3塊錢”對陣排他協議
加多寶已經經營自己的銷售渠道10多年了,如何快速地“破局”,廣藥的第一顆棋子落在了“價格”上。
“其實我的選擇很簡單,賣哪家的涼茶掙錢多,我就把哪家的產品放在柜臺上!”在普惠寺社區經營一家食雜店的陳偉告訴記者,現在賣王老吉的涼茶比加多寶要合算不少。
加多寶涼茶的進貨價是48元一箱,而王老吉是45元一箱,售價都是3.5元,純收入上賣一箱王老吉就比加多寶多掙3元錢。與此同時,加多寶給銷售店鋪的優惠是每20箱送一箱,相當于打了95折,而廣藥王老吉給出的優惠則是每10箱送一箱。這樣算下來,同樣是賣20箱涼茶,賣王老吉可以多掙到112元。
這樣簡單的算術題面前,陳偉自然而然將選擇王老吉。
在陳偉經營的這家不到20平方米的長方形小店里,王老吉涼茶被擺在了一進門第一個貨架的顯眼位置,而暗紅的加多寶飲料箱卻在小店最里面,上面壓放著火腿腸等其它物品。“只有遇到有人問的時候,我才會拿加多寶出來。”他說。
面對王老吉祭出的價格利器,小賣店、社區零售店、網吧等不少終端零售商都紛紛倒戈。
“現在這個片區里,6成以上的小商鋪都是以賣我們的產品為主,3月份我們的銷售增長了5成。”陳喬宇告訴記者,在自己管片的400多家各類小商鋪里,王老吉的銷售量增長迅速。
然而“價格杠桿”卻并非萬能,在更加側重于“進場費”的餐飲市場和超市,因為“排他協議”的存在,王老吉的犀利攻勢被加多寶遏制了下來。
而今,在華聯精選等大型超市的貨架上依舊找不到王老吉的影子,只有紅罐的加多寶。“我們和加多寶簽了3年的排他性協議,在此期間王老吉是不會上到貨架銷售的。”一家大型連鎖超市的市場采購部經理告訴記者,在2011年下半年,加多寶就已經開始和超市接觸,去年續簽合同時專門加入了排他性條款。對于未來合同到期時會不會出現王老吉取代加多寶的情況,他只是笑著告訴記者,自己也不知道。“每個月我都能接到兩三個王老吉的電話,但幾乎每天都會接到加多寶方面的‘問候信息’。”
以上文章均來源互聯網,著作權歸作者本人所有,如有冒犯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