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鳳酒1952報道】有關白酒塑化劑標準即將出臺的消息,將已然波瀾四起的白酒行業攪得更亂了。
西鳳酒價格先是在3月底的時候有媒體報道稱,中國食品工業協會一位負責人透露,我國正在研究制定白酒塑化劑標準,“相比于目前執行的臨時標準,將有較大幅度放寬。”4月8日新華網、4月9日央視新聞中心官方微博接連發文“證實”了這一信息,才算一石投落,擊皺池水。
西鳳酒價格表反應最快的當屬白酒股了。4月10日,白酒股全線看漲,在塑化劑風波中最受傷的酒鬼酒居然漲停了。即使是4月10日,中食協出面澄清稱此消息乃“以訛傳訛”,關于塑化劑標準“相關部門正在研究中,一切都是未知數”,辟謠“放寬”說,但4月11日白酒股在小幅回落后,4月12日繼續向上反彈。
社會輿論卻是另一種完全不同的反應。得知塑化劑對人體健康之害,消費者本來就不爽了,如今聽說國家將要放寬塑化劑限量標準,更讓人覺得氣憤。輿論大都認為,若放寬塑化劑標準,必將嚴重打擊消費者的信心。消費者可能會擔心,塑化劑標準放寬了,以前不合格產品將變得合格,那么白酒產品的品質實際上就下降了。在當前國內食品安全事件頻發的背景下,放寬塑化劑相關標準會加重消費者的疑慮。如此下去,白酒行業將漸失市場,最終危害整個白酒行業。
當然,若真如中食協已經辟謠,“放寬說”只是“以訛傳訛”,塑化劑新標準尚在研究中,八字沒一撇,那么現在輿論的擔心也就變得為時過早。不過,擔心新標準可能有放寬的傾向,借輿論發聲提醒標準制定機構在這件事件上要慎重抉擇,這倒是非常必要的。其實,就已經公布的塑化劑問題調查結果來看,白酒中檢出的塑化劑是從生產過程中所使用的塑料管和塑料容器中遷移而來,并非人為添加,而現在白酒企業經過整改生產出來的白酒基本已經檢測不出塑化劑,也就是說,解決塑化劑問題并不難,嚴格塑化劑標準對企業也無太大影響。既如此,那么國家何必還要放寬標準呢?!
理性分析一下,“放寬”說看來只能算是一個“訛”了。一位食品安全專家總結說,白酒本身不是生活必需品,它更是一種過程和結果的文化,嚴苛標準會淘汰一些不思進取的酒企以及沒有實力對現有設備改朝換代的小酒企,但總體而言,只會打造出中國白酒好品質。好不容易要出臺全球第一個白酒塑化劑標準,應該是打造中國白酒形象的大好機會,而不是低姿態的白酒往低標準流的壞廣告。
白酒塑化劑標準必須嚴起來,而且這個“嚴”還要向其他方面滲透。想想看,我國白酒行業的諸多亂象——年份酒不誠信、歷史文化宣傳不誠信、銷售數據不誠信、原漿酒概念營銷不誠信、獎項信息不誠信……這些不誠信與行業自律缺失、監管不嚴都有關系。有人說,酒香是不怕巷子深的,與其一擲億金做廣告,不如腳踏實地老老實實釀好酒。已經“潛伏”多年的白酒塑化劑,該畫上一個句號了。培養和恢復消費者的信心,嚴格標準是第一步,也是最為關鍵的一步。
以上文章均來源互聯網,著作權歸作者本人所有,如有冒犯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