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鳳酒1952報道】去年的白酒塑化劑事件至今余波未平,近日各大媒體又在熱議塑化劑國標一事。對此有感,不吐不快。
標準永遠滯后于行業發展
西鳳酒價格想認清白酒塑化劑國標,首先要認清兩個基本常識:一是標準永遠滯后于行業發展;二是標準永遠在發展中不斷補充和調整。
西鳳酒價格表任何一個產業的發展,一定是先有首創企業發展,一批企業跟進,從而共同開創出一個全新的產業。在此過程中,一定是沒有行業標準乃至國家標準(GB)的,只有企業標準(QB)。電動車、速凍食品等行業都是發展到一定規模后,才由行業協會和質檢部門牽頭,會同規模以上企業起草相應的標準,并顧及到不同規模企業的承受能力,反復探討、爭議后才正式發布。
公眾和媒體一定要認清這一點,才能有助于我們正確、客觀地看待不同行業基于新的檢測技術的進步而發現的新問題。
塑化劑是個案,不涉及白酒行業的根本
塑化劑事件爆發第二天,我在個人微博中就提出了“塑化劑背后的真相推演”,直指這是機構針對資本市場而非消費市場的計劃,在九月份就已策劃好,只是考慮到臨近十八大,恐輿論上不合時宜,因而推遲到了央視廣告招標的次日。從時間節點、網絡發動、水軍跟進、傳統媒體跟進、防御和狙擊不同聲音等方面無一不是精心策劃,通盤布局。
與奶粉事件不同的是,由于白酒的傳統性和不可替代性,該計劃無法針對消費市場,那么唯一的可能就是資本市場。
因此我預測了“選定目標企業、選擇負面消息、賣出股票、輿論發動、打壓股價、逢低回購、資金離場”等融券交易的做空步驟。后來的發展一步步印證了我的預測,茅臺、五糧液(22.36,-0.40,-1.76%)、瀘州老窖(26.50,-0.23,-0.86%)、洋河、酒鬼酒(23.54,-0.23,-0.97%)五只股票在前后四十天的融券交易額放大了四倍。
在塑化劑事件不斷發酵的過程中,我曾多次呼吁,作為最傳統最民族的國粹產業,白酒行業的發展需要正確的輿論引導,但事情的發展還是出乎我的意料。今天回過頭來看,我仍然堅持認為,這是個案,沒有動搖白酒行業的根基。
既然是針對資本市場的個案,我們還有必要繼續對此議論下去嗎?所以這兩天看到相關消息后,并沒有轉發和評論。但看到更多的媒體在跟進,更多的所謂專家在發言,更多的記者帶著立場和觀點在采訪,才再次談及此事。
塑化劑標準沒有出臺的必要
現在,回到問題的核心了:
第一,衛生部有關于食品行業塑化劑的非強制性標準。
第二,全球各國、尤其對食品安全較為嚴苛的歐美國家均未對酒類產品塑化劑作出明確規定。我們一定有必要在這方面做全球首創嗎?
第三,一個行業標準的出臺,從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和質檢總局標準委立項到行業深入調研,從收集數據到整理分析,從制定居間標準值到召集代表性企業征詢意見、反復探討。過去涉及食品酒類行業的絕大多數標準哪個不是幾經推敲,至少一年以上才能正式出臺?而從去年11月至今短短四個多月,起草的標準能夠得到行業企業的一致認可嗎?
歡迎關注西鳳酒1952官方微信號:“xfj1952”,掃碼加關注即免費送30元優惠卷
上一篇:【西鳳酒1952】餐桌上的第五瓶酒?
下一篇:【西鳳酒1952】 白酒價跌量增,配置可向其微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