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梳理中國酒業成長的70年,全景式地再現中國酒業波瀾壯闊的發展史,再現70年來酒類流通渠道的發展、變遷,將每一時期主力消費的產品特點呈現出來,介紹70年來酒稅的發展變遷,企業體制機制的與時俱進,以及相關政策的完善變遷,《2019中國酒業白皮書》將在9月6~9日于湖南湘潭舉辦的2019中國千商大會·岳塘酒業峰會上首發,給行業帶來中國酒業70年全景式呈現。
你能看到多遠的過去,就能看到多久的未來。
2019年9月6日~9日,以“與新時代同行,致敬中國酒業70年”為主題的2019中國千商大會,將在開國元勛毛澤東同志故居——湖南省湘潭市隆重舉辦。從1949年,毛澤東同志在天安門城樓上“中國人民站起來了”的那一聲吶喊,到2019年我們以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姿態傲立國際舞臺,70年來,各行各業的從業者以匠心獨具的敬畏心,一心一意做好本職工作,禮敬這個時代,為經濟社會的發展貢獻著自己的綿薄之力。
作為與人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釀酒產業,從1949年到2019年,中國白酒行業走過70個春秋,其中能夠快速發展并取得巨大成就的階段,集中于改革開放以后的40年,即1985年之后。40年間,白酒行業總體呈現出“一張一弛”的螺旋式發展特點,即快速發展一個時期,隨即進入一個調整階段,經過徘徊和積蓄力量,再進入下一個快速發展期,表現出與國家宏觀經濟發展相適應的節奏。
1988年,全面放開13種名酒價格,點燃了中國白酒高端化的火種,提升了中國酒業的整體形象;中國酒業的規�;⒏哔|量發展得以強化。2016年6月16日,中國千商大會在浙江烏鎮舉行,亮出了網絡時代下,中國酒業發展的新思維。2017年,中國千商大會移師海南博鰲國際論壇之都,為酒業的未來發展提出了新方向、新思路。2018年9月27日,中國千商大會在大連舉辦,繼續給中國酒業捧上了一道“饕餮盛宴”,樹立了酒業論壇的新坐標。
《2019中國酒業白皮書》亮點紛呈
為了更好地了解消費者,更好地透析品牌發展的潛力,酒業大數據對酒行業的支持就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在歷屆千商大會期間,《中國酒業白皮書》的發布自然就成為當年酒行業的一場“重頭戲”。
這本值得所有酒業同仁收藏的行業“寶典”,因其對中國酒業熱點、焦點和難點話題的透徹分析及其對酒類行業提供的決策參考,每逢發布便“洛陽紙貴”,受到酒業同仁的極力追捧。
《2019中國酒業白皮書》以中國酒業發展變遷為軸心,分門別類地再現中國酒業70年間,在產業、市場、技術(裝備)、消費、監管、教育以及文化等領域取得的成就,為酒類行業的從業者帶來一場思想上的“饕餮盛宴”。
隨著消費市場持續較快增長,國內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增強,成為經濟增長的第一驅動力。來自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8年,最終消費支出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達到76.2%,比1952年和1978年明顯提升。消費成為保持經濟平穩運行的“穩定器”和“壓艙石”。
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后,許多地區在私人燒酒作坊基礎上相繼成立了地方國營酒廠,中國白酒產業發展從此掀開了嶄新的歷史篇章,由私人經營的傳統釀酒作坊逐漸向規�;I企業演變,但在計劃經濟體制下,白酒產業發展速度緩慢,1949年我國白酒產量為10.80萬噸,到1983年產量達到290.17萬噸,34年增長26.9%,無法滿足人民群眾的消費需求。
1987年3月22~26日,由國家經委、輕工業部、商業部和農牧漁業部聯合召開的全國釀酒工業增產節約工作會議在貴陽舉行,會議確定了“四個轉變”,即“高度酒向低度酒轉變”“蒸餾酒向釀造酒轉變”“糧食酒向果類酒轉變”“普通酒向優質酒轉變”及“低質、低度、多品種”方針,并開始在全國推廣。1952年到1989年間,舉辦了五屆全國評酒會,確立了“十七大”名酒的行業地位,也推動了釀酒產業的科技進步和技術創新,為酒業發展培養了一大批專業人才。
1988年,全面放開13種名酒價格,計劃經濟的堅冰逐漸消融,特別是進入到20世紀90年代,頂著央視標王頭銜的“廣告酒”一度獲得消費者追捧,企業的銷量達到空前的熱度;再到21世紀初,安徽口子窖在餐飲終端掀起了“酒店盤中盤”“團購盤中盤”的旋風,在這期間,酒水銷售的新模式、新思維不斷涌現,再到這幾年處在風口上的新零售,無不給消費者帶來不一樣的消費體驗和品牌推廣新理念。
當我們暫停腳步,看今天市場上熱銷的產品和品牌時會發現,扎扎實實做品質、做品牌的酒類產品,正在獲得消費主權時代的一席之地,今天,產品力抬頭,并有愈演愈烈之勢,隨著消費者獲悉信息渠道的增多,以及遍鑒別能力的增強,隨著大家對酒類產品的知識儲備愈發豐富,就酒業消費而言,縱觀新中國成立70年,我國酒類消費市場規模持續擴大,消費結構轉型升級,大家的消費還是最終要回歸到產品本身上來,回歸到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這個根本上來。
《2019中國酒業白皮書》將給與會者解答,什么是酒業發展的根本,憑什么贏得消費者的青睞,我們從哪里來,今后,將往何處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