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行業是一個夕陽產業的提法由來已久,這里面有幾個原因。首先是因為白酒生產需要耗費大量的糧食,因此其生產一直受到國家一定程度的抑制。在釀酒工業行業協會的“十五”規劃中,白酒是惟一以減產為目標的酒種,另外國家對白酒進行高稅收,對白酒廣告發布的限制,都表明了國家對白酒業的態度是限制性引導。
其次,白酒的健康問題一直受到社會強烈關注,過量飲酒傷身,雖然其他酒種也是這樣,但對于白酒來說可能更受到苛責。第三,白酒文化的傳播狹隘化,雖然酒文化博大精深,但目前我們的白酒文化傳播上更集中訴求在請客送禮、朋友聚飲、商務活動中,這使得白酒文化被簡單化了。第四,白酒文化形象較低,一提起白酒,許多人想起醉氣熏熏的酒桌文化,白酒文化在社會文化建設中處于一個較低的位置。第五,白酒產銷量下降:白酒產銷量從98年的800多萬噸到2003年的300多萬噸,整個白酒市場大盤在縮小。
一、白酒行業的“夕陽產業”背景
從原來的“無酒不成席”、“無白不成席”到現在的“夕陽產業”的提法,這傳達給白酒業內人士的信息是沮喪不安和對白酒前途沒有信心,傳達給消費者的則是白酒文化已經是一種不合時宜的文化,是一種落后的文化了。這種信息的傳達對白酒業的長遠發展是非常危險的,它有可能在潛移默化的改變中突然質變崩盤,白酒整個大盤會急劇縮水。
二、白酒文化是一種先進的文化代表
那么白酒文化真的是一種落后的文化嗎?答案是否定的,白酒文化不是一種落后的酒文化,相反它是一種先進文化的代表。
首先,白酒文化中強烈的凸顯了精英文化色彩。酒滲透到社會的各個領域、各個階層,所以酒的反映應該是百態的。但是,我們今天從酒的人文精神來看,酒卻更主要是文人與士大夫們飲酒行為與心理的寫照傳記,這在酒文化史上是對現代影響很大的,而占人口絕大多數的勞動人民卻在酒文化的精神主旨方面對后世影響較小。同樣是飲酒,為什么會出現兩種精神影響差距很大的結果呢?
人類進入階級社會以后,人類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生產出現了分化。這種文化的分化是由社會結構的分化造成的,在私有制和城邦出現以后,社會群體開始分化,產生了在經濟、政治上占統治地位的少數貴族。古代飲酒還是有一定階級性的,“庶人無故不食珍”(《禮記.王制》),老百姓除了逢年過節等特別日子外,平時很難喝到酒。明朝《搓上老舌》寫到“茶酒之用,在唐宋以前,皆是中戶以上人家”。在這樣一種情況下,貴族階層及其知識分子掌握著文化上的權力,他們的文化一直占據著主流文化地位,形成了對整個社會的精神統治,這其中也包括他們獨特的精神追求和審美趣味。酒禮和酒德就是統治階級思想文化在酒文化上的反映,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統治階級潛移默化強加給社會大眾的。中國酒文化強烈的政治性把也社會少數精英分子的飲酒價值取向作為社會楷模來宣傳推廣,因此中國酒文化凸顯出了強烈的精英文化色彩。
在當時,這種精英文化色彩是一種先進的文化色彩,也是一種時尚的文化色彩,經過幾千年的積累沉淀后,在今天,它已經演變成為一種有巨大動力的傳統文化去影響廣大消費者。這種精英文化色彩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保障了那些有“話語權”的社會主流人群帶動社會其他人群進行酒文化消費市場格局的穩固。
其次,白酒文化充滿著豐富的民族精神。白酒是幾千年來的傳統特色酒種,見證了中華文明的發展史,在酒中,孕育了豐富的中華民族精神,包括愛國主義精神、創新精神、憂患精神、和諧精神等民族精神,這是其他酒種所不能比擬的。我們說一種民族精神的形成要經過很長時間的積累、沉淀、批判、選擇,最終才能被打磨成一種積極的有長遠影響力的精華文化指導體系。葡萄酒、果酒、啤酒是改革開放后才興起的酒種,在這之前,我們的中華民族精神早已打磨成型,并且早已和傳統酒種——白酒緊密聯系在一起了。白酒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優良文化載體,反映了社會文化、民族文化的精華;而啤酒、果酒目前則只是一種食品飲料而已,更多的局限于一種行業文化。當然,葡萄酒的文化枝芽正在迅速蔓延生長著,但是和白酒比起來,它的精神內涵要淺薄的多。
三、白酒文化受到了嚴峻的挑戰
白酒的精英文化烙印和民族精神滋養使它應該成為一種先進的酒文化代表。然而現在它卻面臨著其他酒種的替代與競爭,白酒文化的生存意義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白酒與其他酒種在酒文化的什么層次上存在替代競爭。
酒文化分為三個層次,外層物的部分,中層心物結合部分,內層心的部分。白酒與葡萄酒、啤酒、果酒的競爭,不是在物的層面上競爭,白酒有酒窖、酒坊、酒器具、酒原料,葡萄酒也有酒莊、橡木桶,葡萄品種等自己的物的部分。啤酒也有自己的釀酒設備,釀酒原料等,可以說在物的層面上,各個酒種都有自己獨特的東西,是不可替代的。在心物結合層面即酒禮酒德層面,白酒與葡萄酒各有自己的酒禮,其他酒種則有些模糊,酒德方面則都是“不醉為度”,在這一層次上不存在什么競爭。酒文化心的層面上包括價值觀念、審美偏好等,不同酒種的競爭主要集中在心的層面的競爭,即情感競爭力的競爭。可以說誰能在心的層面上贏得消費者的信任與支持,誰就能建立起強大的競爭優勢。
在心的部分即情感競爭力方面,白酒文化與其他商品其他行業所代表的文化展開了激烈的競爭。心的部分是白酒行業文化價值的最根本體現,如果這一部分失守,那么白酒的整個社會文化價值將遭到最強烈的質疑,白酒文化有被全面邊緣化的危險,這將使白酒市場大面積萎縮。
白酒文化的綠色保健文化受到了飲料、果酒的競爭;白酒文化的豪爽,義氣受到了啤酒文化的競爭;白酒文化的高貴典雅受到了洋酒的沖擊;白酒文化的浪漫溫情受到了葡萄酒的挑戰。在這四個方面,這四種替代品都可以替代白酒的某一個分支文化。白酒的文化分支訴求也遭到了其他產品的文化替代,比如福文化是許多酒產品的品牌訴求點,但是這個福文化并不是白酒品牌所特有的文化,福臨門食用油、云南曲靖福文化傳播中心、保健品的福文化訴求都可以形成對酒產品的福文化替代。
與此同時,我們再來審視一下曾經對酒文化消費有重大影響的精英文化色彩時,我們發現依附在白酒上的精英文化色彩正在分流與弱化,首先有話語權的社會主流人群正在面對日益增多的產品選擇,原來的傳統酒種——白酒一枝獨秀的局面受到了嚴重的挑戰,白酒面臨著葡萄酒、洋酒、啤酒、果酒的多重沖擊,因此社會精英分子的飲酒價值取向也相應發生了變化,產生了分流,從而帶動了社會其他人群消費觀念的轉變。其次,白酒本身所具有的精英文化色彩也正在弱化。如果說原來的白酒精英文化色彩是社會精英分子主動賦予的話,那么現在,這種精英文化色彩則需要白酒企業白酒行業自己去挖掘創新。由于我們的白酒行業屬于傳統行業,行業人才素質普遍不高,這就造成了這種挖掘創新工作的落后性與滯后性,白酒的文化色彩已經不是先進的文化色彩了,已經不能代表最有號召力、最有榜樣性、最有活力的社會精英的先進需要了,因此白酒的精英文化色彩正在退化。
在現代商品經濟中,隨著產品的極大豐富和競爭同質化現象的逐漸加重,許多產品都非常重視文化的塑造,傳統產品茶的隱逸幽雅自然不必說,地產文化的人文關懷,汽車文化的現代享受理念、電器文化的以人為本,珠寶文化的珍貴情誼、高雅氣質……這些產品文化都形成了自己強有力的文化溝通體系,這些文化體系在某種程度上沖擊、替代著立足于民族傳統文化和社會文化的酒文化體系。白酒文化深深打有社會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烙印,而其他的產品文化也是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它們的文化內涵當然也或多或少存在民族文化和社會文化的影子,與酒文化的內涵形成了一定的重疊,產生了相應的替代。從這個意義上講,如果白酒文化沒有自己獨特的東西,那么它很容易被其他產品文化所替代掉,因此白酒行業必須展示出最優秀的文化來吸引消費者。
四、白酒行業的核心競爭力是酒文化
對于白酒行業來說,它與其他替代品相比,它的核心競爭力是它的酒文化。為什么我們的許多白酒業內人士對于白酒的未來充滿信心,因為他們認為有強大的酒文化保障,白酒行業會繼續輝煌。從核心競爭力的四個特點來看,酒文化可以充分的體現用戶的價值,白酒文化唯一見證反映了中華文化的精華具有獨特性,白酒文化博大精深能夠與時俱進具備充分的延展性,酒文化千百年來一直是白酒行業茁壯發展的根本保障具備持久性,因此酒文化是白酒行業的核心競爭力。
酒文化是白酒行業的核心競爭力,但是酒文化不是靠慣性自然維持的,而是要靠白酒行業自己來積極建設推動的。傳統的優秀的東西不一定都能一直傳承發展強大下去,有中國特色的產品是有很多的,這其中有很多是已經滅亡或正在衰落的。比如說皮影戲,老北京天橋絕技,吹糖人等絕活就已經不再輝煌了,所以說有民族特色的產品不一定就必然會保留下來。如要保留,它必須要有保留的價值,要能夠與時代同發展,滿足時代的要求。這需要白酒行業迅速行動起來,建設起自己強大的酒文化體系,打造出自己的行業核心競爭力。
五、白酒行業應該迅速行動起來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為什么白酒行業必須迅速行動起來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呢?首先,對于白酒這種產品來說,它的最大威脅是消費者觀念的變化。如果消費者認為喝白酒是過時的了,那么即使白酒工藝再改進,也很難改變消費者改弦更轍的決心。所以在目前許多消費者對白酒若即若離的時候,及時挖掘創新出優秀的白酒文化就是非常重要的了。
其次,白酒的競爭對手啤酒、葡萄酒、果酒及其他軟飲料正在抓緊時間謀篇布局。這幾年,雖然也有一些行業外資本涌入白酒行業,但整體來說規模較小,投機性較強。而涌入啤酒、葡萄酒、果酒及其他軟飲料的資本力量卻非常龐大,且投資的戰略意圖較為明顯;在啤酒行業,青啤集團、燕京集團、華潤集團等行業大鱷正抓緊時間進行資本整合,外國的百威啤酒等老牌啤酒集團也在抓緊時間謀劃全局;在葡萄酒行業,雖然暫時張裕、長城、新天、印象等國內大企業占據主導,但長城酒業咨詢專家RobertBen認為,洋葡萄酒在中國受阻的關鍵在于中國消費者對于葡萄酒的文化知之甚少,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逐漸深入,將有更多的國際著名葡萄酒品牌來到中國。
它們將帶來優秀的西方酒文化來影響中國消費者,將在國內葡萄酒消費中占據主導地位,并將使整個葡萄酒業大盤迅速擴大;果酒產業生機勃勃,雖然暫無行業巨頭,但成長勢頭良好;其他飲料如可樂、果汁、茶飲料等有自己的主導性企業。雖然說白酒與其他競爭對手都處在一個混亂期,但其他行業是混亂中的上升,而白酒行業則屬于混亂中的下降。白酒行業必須在其他行業調整完畢站穩陣腳之前,把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酒文化建設的非常優秀,否則消費者一旦被其他競爭對手拉走,再想往回拉可就非常困難了。
目前的白酒行業酒文化建設散亂不成系統,白酒企業多是從自己企業角度建設中華酒文化,這只能是管中窺豹,只見一斑。白酒行業的生存意義在哪里,白酒文化的核心內涵在哪里,白酒文化的神秘魅力在哪里,白酒文化的哲學精華在哪里,這些問題很少有企業去考慮,所以白酒行業的凝聚力差,白酒文化的影響力弱,白酒的社會形象遜色于主要競爭對手葡萄酒、啤酒、果酒。
白酒文化的高度與深度不夠將極大的影響白酒文化的傳播效果,將極大的影響白酒行業和白酒企業的長遠發展,所以白酒行業的酒文化建設工作時不我待。與啤酒、葡萄酒相比,白酒的文化挖掘創新權在自己。中國的啤酒、葡萄酒產業只是世界啤酒、葡萄酒產業中的一個鏈條,它的主流部分還是在西方,中國本土的啤酒與葡萄酒只是該行業主流文化的跟隨者,而非創新者和重要影響者。而白酒則不同,它是根植于中國的特色酒種,本土的白酒企業有挖掘創新權,他們的挖掘創新決定了白酒文化的發展走向。一句話,啤酒葡萄酒它們的文化風格是西方文化西方企業決定的,而白酒文化風格是由中國文化中國企業決定的。
六、白酒行業將要進行的幾項工作
那么,白酒行業將會進行哪幾項工作呢?
首先,要進行白酒文化在中華酒文化中的定位,這是決定白酒文化在中華酒文化中地位的重大問題。白酒文化是中華酒文化的杰出代表這是由中華酒文化和白酒文化的發展所決定的。在五千年的中華酒史中,主要包括黃酒文化和白酒文化,黃酒經歷了從酒的發明到宋末約四千多年的漫長歲月,有不少專門著作予以介紹,如晉的《酒浩》、北宋《北山酒經》等,在黃酒文化期留下了許多寶貴的酒文化遺產,包括大量關于酒的詩詞文章,酒聞逸事、名人喜好等,可以說黃酒文化是中華酒文化寶庫中一顆燦爛的文化明珠。到了宋末,黃酒的地位逐漸由白酒取而代之,“而黃酒只有藥鋪售賣,以之入藥或調味,飲者甚少了”(齊思和《毛詩谷名考》)。黃酒文化的衰落,只是形式的衰落,其所具有的酒文化內涵并沒有衰落,而是被白酒文化繼承發展了。白酒憑借其多種的香型、巨大的影響力、廣泛的滲透力當之無愧地成為中華酒文化的集大成者。
其次,要進行白酒文化在中華文化體系中的定位,這是決定白酒文化在中華文化體系中地位的重大問題。定位:白酒是國寶級文化產品。白酒文化是中華文化的優秀代表,這是白酒走向世界的重要保障。以白酒文化為代表的中華酒文化與中華文化同起源,共成長,見證并傳載了中華文化的精華,反映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充滿了豐富的人文精神,這是它的獨特文化價值之所在。中華酒文化不僅是人與自然交融斗爭的產物,更重要的它也是人與社會交融斗爭的產物。中華酒文化深深打有中華主流文化的烙印,反映了民族文化與社會文化的精華,是一種大文化。
第三,白酒的產業性質定位問題,這是決定白酒產業能否向縱深層次發展的大問題。文化產業是指各種門類文化產品和各種形式的文化服務在生產、交換、分配和消費等得到實現的總和,文化產業以文化屬性為依托,通過滿足人們娛樂求知、審美、休閑、健身、交際等精神和智力需求獲得利潤,它也可以在新創造的增加值的量上得到體現。白酒之所以要進行文化產業定位,首先因為文化產業屬于一個朝陽產業,它將給有些“暮氣”的白酒行業帶來新的生機。其次,白酒的文化產業定位也是白酒文化差異化成熟后水道渠成的事情。第三,白酒的文化產業定位將使白酒企業以白酒文化為核心建設開發多層級的文化產品,包括酒文化旅游,酒文化出版,酒產品品嘗等一系列形式。白酒的文化產業定位能否成功一個關鍵點是要看我們的中華酒文化建設能到什么樣的高度,只有一個高層次高水平的酒文化建設才能真正帶動起白酒的文化產業定位。
當然,上述三項定位不是如此簡單,它將是一個白酒文化體系搭建的艱難過程,也是打造白酒行業核心競爭力的艱難過程。那么,在白酒文化的建設過程中即白酒行業核心競爭力的培養過程中,我們的白酒企業將面臨什么樣的挑戰和機遇呢?
七、白酒核心競爭力形成中白酒企業所面臨的挑戰和機遇
首先,要做正確的事,而不是正確地做事。前者是戰略性問題,后者是戰術性問題。白酒行業是缺乏戰略的,很少有企業對整個白酒行業作出戰略發展規劃,或預測白酒文化的發展走勢。很多企業都是憑著直覺做事,走哪算哪,這有可能出現一些問題:可能戰術上執行的都對,但因為和白酒文化的發展趨勢相悖和整個白酒行業的發展戰略相悖,所以事倍功半,或者貽誤了發展良機。因此,白酒企業應該站在行業戰略發展的高度上,從中華酒文化角度建設企業酒文化,只有胸懷全局,順應酒文化發展潮流,才能為自己贏得良好的發展機遇。
其次,要善于利用行業空白點,抓緊時間樹立酒文化權威形象。前文討論過,白酒文化建設不能靠別人只能靠白酒企業自己來建設完成。因此,這里有一個誰來為白酒行業作貢獻的問題,對于白酒產品來說,文化空間決定市場空間,如何展現優秀的白酒文化來擴大白酒行業的影響力,這是關系到整個白酒行業大盤規模的問題,十分重要。因此,白酒企業應該積極投身于酒文化建設中。這種酒文化建設其實是樹立自己酒文化權威性的最好機遇,是關系到自己能否在白酒文化競爭中搶到戰略制高點的最好機遇。這不但會提升整個行業的競爭力,也會大大提升白酒企業的競爭力。
第三,有沒有強大的酒文化影響力會影響到企業發展的最終規模。一流白酒企業和二流白酒企業的最大差別不是酒質量也不是市場建設,而是酒文化影響力。在白酒企業發展的過程中,它的酒文化建設最高成就將決定企業發展規模的最終檔次:一個優秀的酒文化成就有極大的拉動力,將極大地提升整個企業酒文化群落的建設工作;而一個不好的酒文化表現將會限制和制約企業文化群落的建設工作。因此,白酒企業應該積極尋求酒文化突破點,以求帶動整個企業的長遠健康發展。
第四:建設優秀的白酒文化有利于行業環境的優化。國家對白酒業的態度是限制性引導,社會輿論對白酒文化的態度是詬病大于褒揚,即使是一些消費者也是無奈大于自愿,白酒行業的外部環境是不太有利于行業健康發展的,所以白酒行業應該挖掘創新出優秀的白酒文化以贏得政策支持,輿論敬重,消費者自豪。對于白酒這種產品來說,它對國家和社會的根本貢獻就在于它的文化,白酒文化如果只是一種落后的或可有可無的產品文化,它只會逐漸受到國家越來越嚴厲的壓制,輿論越來越強烈的打壓,消費者越來越明顯的疏離。反之,優秀的白酒文化將促進白酒行業環境的優化。
判斷一個行業的前景如何,不在于當前這兩年的行業效益如何,而要看是否有越來越多的人愿意消費這種產品,即這種行業產品的未來成長性怎么樣。白酒行業經過這兩年的產品結構調整,整個行業暫時擺脫了贏利下滑的趨勢。但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在白酒行業總銷售額基本不變的前提下,我們的白酒企業是靠“殺熟”才得以維持局面的。原來的“忠誠消費者”可能消費中低檔產品就可以了,現在卻不得不消費中高檔產品,而原來的很多邊緣消費者則逃離了白酒消費。逃離的人越多則白酒的吸引力越弱,既而也會形成一種社會大勢帶動白酒的忠誠者越來越少,這樣的話,白酒的未來不容樂觀。白酒行業要想有好的成長性,必須要大力培養消費者,把更多的邊緣消費者變為忠誠消費者。可口可樂能把一種沒什么營養的“藥水”作到全球第一飲料,不是這種產品有多好喝,而是它一直告訴消費者,可口可樂是自由、創新的美國精神代表,消費者首先是接受了這種文化,既而才接受了這種產品。對于我們的白酒行業白酒企業也是一樣,消費者只有接受了負載在白酒產品上的文化,才可能進一步接受產品。文化空間決定市場空間,建設優秀的白酒文化是白酒行業企業擴展市場空間的最重要前提。
結語:
白酒文化是一種先進的文化,它也必須要做先進文化的代表,只有這樣才會有強大的生命力、發展力,才會遠離所謂的“夕陽產業”;否則當白酒只是一種不得已而為之的飲料時,它就離崩盤不遠了。
優秀的白酒文化是白酒行業的核心競爭力,也是白酒生存價值的充分體現,白酒行業應該積極建設酒文化,使酒文化成為有吸引力的酒文化,能和消費者溝通互動的酒文化,積極參與社會文化建設的酒文化,贏得尊重與支持的酒文化,這將使白酒在與其他酒種的競爭中占得上風。
同樣,積極參與中華酒文化建設的白酒企業也可以借此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促銷、渠道等戰術性的手段固然重要,但白酒企業對此類的學習能力也最強,如果企業只是迷戀于此,那么最終只會陷入到同質化競爭的泥潭中。而酒文化是豐富多采的,白酒企業可以各得其所,建設屬于自己的酒文化,并靠酒文化來吸引自己的消費者群。因此,酒文化是別人偷不走,學不去的,是真正屬于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另外,酒文化的資源不是無限多的,在各種各樣的酒文化資源中,也是有好、中、次之分的,真正有心的白酒企業應該迅速抓住機會,搶占屬于自己的白酒文化戰略制高點,這將會為自己贏來無上的先機。
招商電話:137-2076-7752

西鳳酒1952銅尊典藏

西鳳酒1952標準版

西鳳酒1952金尊20年

西鳳酒1952金獎50年

幸福52西鳳酒

52度西鳳酒1952
歡迎關注西鳳酒1952官方微信號:“xfj1952”,掃碼加關注即免費送30元優惠卷
上一篇:
如何搶占白酒消費4億的市場
下一篇:
新消費時代渠道形態將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