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鳳酒1952報道】一、2012,中國白酒焦點時刻
2012年度,中國白酒在經歷了一系列政策面與市場面打擊之后仍然取得了不錯的市場業績。從營收規模上,2012年度實現營收4466億元,利潤818億元;從產能規模看,中國白酒維持了千萬噸產能規模,產能首次躍上1153萬千升,是歷史上第二次邁入千萬產能規模年份;從核心產區看,2012年度四川產區實現了1730億元營收規模,使得中國白酒金三角四川產區站到了前所未有戰略高度;從核心企業營收看,中國白酒14家上市公司前三季度營收803億元,利潤將近297億元,平均利潤率超過35%;從中國名酒發展看,中國十七大名酒2012年營收有望突破1200億元,繼續引領中國白酒發展潮流。但是,中國白酒整體繁榮的背后絲毫不能掩飾其面臨的一系列巨大挑戰。幾乎從2012年年初,中國白酒就面臨著炮聲隆隆政策上壓力與渠道重重壓力下市場挑戰,我們所梳理的中國白酒12個焦點時刻某種意義上印證了中國白酒有可能從“黃金十年”邁向“白銀十年”,白酒需要在戰略上調整自己產業發展方向,以更加戰略視野與更加專業精神應對產業面臨巨大挑戰。
中國白酒2012—2013年度度遭遇的焦點時刻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理性的聲音,這類聲音是我們所有從事白酒研究專業人士所歡迎的。如中國白酒產能問題。實際上,高端白酒產能不僅沒有出現所謂產能過剩,甚至于某種程度上還呈現出產能短缺現象。中國白酒低端產能嚴重過剩了,需要警惕低端白酒產能過剩形成的價格戰對高端白酒價格體系沖擊與影響;如產品質量穩定性問題。由于中國白酒絕大部分企業本身仍然屬于手工釀造行業,產品質量穩定性依靠個人感官感受,口感穩定性存在很大問題,白酒企業需要加強生產過程管理,提升白酒自動化水平等。中國白酒經歷狂飆突進十年之后,需要認真反思與推動自身基礎建設,為迎接更加嚴酷競爭做好戰略上準備;另一類我更多認為非理性聲音,這些非理性聲音在媒體推波助瀾下正裹夾著中國白酒走向深淵。如針對個別品牌的直接攻擊是絕對不能容忍的,即使是全國人大代表,或者全國政協委員也絕對沒有權利直接攻擊任何一個消費品品牌,更何況是傳統國粹中國白酒;如針對某白酒企業所謂“酒精門”事件,本身就是媒體從業者對中國白酒工藝不了解而做出的烏龍報道,白酒企業出于息事寧人態度不得不做出委曲求全解釋,既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也給企業形象造成嚴重影響。白酒企業是否有權利追究財經類媒體責任?總之,我覺得中國白酒在這樣關鍵時刻,一定要更加清醒地做出白酒行業形勢準確判斷,更加清醒地透視這些聲音背后的建設性意見與一些不可告人險惡用心,更加清晰地認知中國白酒獨特的行業屬性特征。
以上文章均來源互聯網,著作權歸作者本人所有,如有冒犯請聯系刪除.